2022年7月11日每周风控综述

广州市圆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22-07-11 本文章132阅读

本文原为广州圆石投资公司风控部门内部使用的每周风控观察报告,是公司风控部门用于监控系统性风险的一套监测指标。本监测系统包含七大模块:技术形态、情绪监控、市场资金、量化系统、宏观数据、市场整体估值、公募私募仓位等,在过往的实战经验中,本系统对于三大指数跌幅超过10%以上的调整或者顶部结构有提前预警的作用。现把风控过程和系统各监测指标公开于本公众号上以供交流使用,欢迎有研究兴趣的朋友共同交流。






图片




图片
扫二维码交流
图片
获高清系统指标





本周系统监测结论:短期存在回调风险,重视回调带来的机遇。
本周系统观测显示,三大指数均处于上升通道,但是边际上国内的流动性有略微收紧的迹象,而且整体市场前期在走单边上涨的走势,结构上短期也有回调的压力。但是,从系统指标中观察到,市场整体的杠杆率不高,市场的估值也处于中位数,假设在疫情可控的情况下,国内经济的复苏依旧可期,在这个条件下市场大跌可能不大,需要重视回调后个股机会。


观测风险类别



     风险监控系统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去给予提示,一旦有一半的信号出现的时候,要高度警惕。

类别 现值 风险值 是否出现信号
流动性 M2:11.1;CPI:2.1 美M2不新高;美国CPI风险2
市场估值 创业板42.63;深证26.1 业板80;深证60;
股债风险溢价 1.921 -0.2
政策内容变化 国内:降息;降准
国外:美联储加息预期
加息;新华社/央社泡沫论
量化系统信号 暂无信号 上证60;深证60;
趋势通道
三大指数处于上升通道 跌破趋势通道
杠杆情绪、20指标
情绪7.7;全A20指标53;上证3313
杠杆11;20指标80;上证5000点



风险级别的分类


风险级别 指数下跌幅度
下跌时间周期
三级风险
大于10% 至少5周以上
二级风险 至少大于34% 至少5个月
一级风险
至少50% 至少5个季度
数据来源:圆石投资




系统

整个风险监控系统信号




图片
(1)、技术结构

以趋势跟踪系统和缠论波浪为主要监控手段。其中趋势跟踪系统(注1)显示:

上证2863上涨至3410后,日线级别的第一段走势有可能结束,目前在构建回调震荡中枢,需要等待震荡企稳。

图片

深成右侧的回调依旧出现,需要等待下跌力度减弱,站稳。

图片

创业板走势相对较强,但是会跟随上证进行调整。

图片


图片
(2)、情绪指标

以市场的风险偏好情绪(注2)等指标监控。本周监控情况:情绪指标7.79(20220708),风险预警值11(注2),机遇值在7,目前在相对低位位置,短期融资较为谨慎大幅降低了杠杆,信号看是相对底部位置。


图片


图片
(3)、量化系统

以周线涨跌幅和时间周期等数据,经过概率统计出来的市场强弱的信号注3本周监控情况:上证目前周线顶部没有信号,深成指和创业板大部分跌到了20日均线附近,有反弹可能。

上证全A统计主要监控的是普通风险,短期冲破80有可能出现短期风险,目前上周A股大部分股票开始反弹上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4)、市场资金

以主力资金进出、北上资金、市场量能变化,换手率等指标组成。本周监控情况:沪股通上周是净流入35亿左右,(截止到2022/7/8);上周新发基金规模为86亿元,前一周新发基金规模为17亿元,上周新发基金规模扩张。(20220708)


沪股通上周流入35亿左右

图片

成交量有稍微缩量

图片


图片
(5)、宏观监控

近期的利率比较平稳,国家货币政策趋向宽松

图片


股债模型看,短期反弹力度较大,且利率水平还未下降,整体股债收益率下跌。

图片

图片
(6)、市场整体估值

监控各市场整体市盈率数据。创业板平均市盈率处在历史较高位附近。沪深300和上证50的估值处在2015年的位置,上证、深证中小板处在历史中位。总体创业板,沪深300,上证50进入偏高估值区域,未进入高度泡沫估值区域,从深证和中小板估值看在中间,估值还有提升的空间,30倍到60倍的幅度。

图片


图片
(7)、公募和私募仓位

     跟踪的是公募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主和部分择时的私募仓位;本周监控情况:公募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是87%(20220708),私募平均仓位是70-80%(20220701);公募仓位不变,私募仓位小幅下降。



综合判断

本周系统观测显示,三大指数均处于上升通道,但是边际上国内的流动性开始收紧,而且整体市场前期在走单边上涨的走势,结构上短期也有回调的压力。但是,从系统指标中观察到,市场整体的杠杆率不高,市场的估值也处于中位数,假设在疫情可控的情况下,国内经济的复苏依旧可期,在这个条件下市场大跌可能不大,需要重视回调后个股机会。同时,在无系统性大跌风险前提下重视个股机会。宏观看5月社融M2同比11.1%,前值8.5%,社融数略超预期,需要关注央行后续操作以及海外美联储加息预期。


应对策略

    综合看,政策底已经出现,但是市场底初现,中短期可能维持震荡。长时间维度来看,目前处于底部区域,在风险和机会中需要找到更合适的时机把握。

附1:主要流动性指标监控

     全球疫情环境下,流动性的宽松与否是股市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股市波动的本质是资金的运动,在众多的宏观因子中,流动性需要单独列出监控分析。



利润修复刚开始,权益乐观未结束——5月工业企业利润点评


5月工业企业利润:多数行业改善中5月,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5%,前值为-8.5%。

量、价、利润率拆分来看,量升价落。PPI同比,5月为6.4%,4月为8.0%。工业增加值5月增速为0.7%,4月为-2.9%;收入端,5月增速为6.9%,前值为1.7%。利润率,5月为6.92%,4月为6.64%,小幅回升。

行业情况:多数行业在改善中。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0个行业利润较上月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5个行业利润由降转增,合计占比超六成。

装备制造业利润边际改善明显。5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9.0%,降幅较上月大幅收窄23.2个百分点,是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边际改善最大的行业板块。基本消费品行业盈利继续恢复。5月份,在13个消费品行业中,有8个行业利润改善,占61.5%。其中,酒饮料、食品制造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1.1%、7.7%,增速较上月均有所加快;文教工美、皮革制鞋业利润分别增长16.5%、8.7%,利润均由降转增;造纸、纺织、印刷行业利润降幅收窄。

5月点评:利润修复刚开始,权益上行未结束

(一)引子:工业企业利润对权益有多重要?

随着最近几年A股扩容,上市企业数量增多,工业企业上市的比例越来越高。到2021年,A股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比例已经高达31.2%。A股非金融企业的利润构成中,有多少来自工业?75%左右。因而,关注工业企业利润,就是在关注A股盈利状态。

(二)历史回顾:六次利润上行期,权益都上行

2005年-2021年,六次工业企业利润上行期,权益全部上涨。时间上,分别是2005/04-2007/05、2009/02-2010/02、2012/08-2013/08、2015/10-2017/09、2019/02-2019/03、2020/02-2021/02。基本对应的都是几次经济向上的时间段。

(三)当下:利润修复刚开始,权益继续看多

5月,规上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为-6.7%,好于前值-8.3%。属于利润砸坑之后修复的第一个月,权益市场给予了较为积极的反馈,5月以来,wind全A涨幅为14.3%。

往后怎么看?继续看多。看好权益的第一个理由是:利润修复刚刚开始,尚没到讨论顶点的时候。修复的原因来自两个。1)经济疫后修复。比较代表性的数据是消费,疫后有个逐步修复的过程。2020年,武汉疫情之后,武汉经历了8个月消费增速才转正,全国经历了5个月消费增速才转正。2)基数影响。去年4-5月利润率偏高。6-9月大幅回落。从6月开始,受利润率基数回落影响,利润增速也将有所回升。

看好权益的第二个理由是,在全球宏观环境中有相对优势。海外发达国家普遍有滞胀、衰退之忧,而中国下半年通胀依然较为温和,货币政策无收紧的压力,经济继续向上修复。中国的宏观环境相比海外,更有利于权益的上行。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海外货币政策收紧幅度超预期。欧洲债务风险。(华创证券)





(2)、【华创宏观·张瑜团队】美国含泪杀需求,中美风景在互换——6月大类资产月报

海外买方观点:联储加息、经济衰退是机构的关注点

市场热点方面,关于经济前景,BlackRock认为随着美联储的鹰派立场、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宏观经济前景逐渐恶化;Vanguard将美国2022年的增长预期从3.5%左右下调至2%左右,认为经济放缓的步伐可能已经加快。关于通货膨胀,Schroders认为石油冲击正在对收入造成挤压;Amundi认为通胀尚未达到峰值,美国和欧洲的驱动因素不同,在增长放缓的环境下,预计通胀将放缓。关于美联储加息,BlackRock认为各国央行正面临增长与通胀的权衡,加息过多有引发经济衰退的风险,而加息力度不够则有导致通胀失控的风险,美联储已明确表示已准备好抑制增长;Vanguard预计美联储年底的利率目标区间为3%-3.25%,2023年最终利率至少为4%。投资策略方面,BlackRock认为目前战术层面由于央行过度紧缩政策的风险较高以及中欧的增长前景恶化,不认为现在是逢低买入的时机;Amundi对A股的观点变得乐观,建议挑选具备定价能力、可以转嫁成本的美国公司;Schroders则认为随着全球增长放缓,看到需求下降的迹象,特别在能源领域,将大宗商品下调至中性。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方面,机构投资者目前最关注货币政策紧缩以及经济衰退等问题。此外,基金经理普遍预期通货膨胀会下降,其比例已经达到2008年11月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水平。在5月的调查中,31%的基金经理认为央行鹰派加息是最大的尾部风险,其次是全球经济衰退(27%),通货膨胀是第3位;到了6月份,32%的基金经理认为央行鹰派加息是最大的尾部风险,其次是全球经济衰退(25%),通货膨胀还是第3位。俄乌冲突对投资的影响继续淡化,目前已经低于市场对系统性信用风险事件的担忧。全球大类资产:美元>人民币>全球债券>全球股票>大宗商品6月全球大类资产总体表现为:美元(2.88%)>0%>人民币(-0.41%)>全球债券(-3.21%)>全球股票(-9.08%)>大宗商品(-9.82%)。股票方面,随着海外流动性收紧以及通胀压力提升,海外权益资产受到压制,全球股市普遍下跌,其中MSCI发达市场、富时全球、标普500、斯托克斯欧洲600、MSCI新兴市场、富时100、日经225分别下跌9.95%、9.08%、8.39%、8.15%、7.15%、5.76%和3.25%;主要市场指数中仅有沪深300和恒生指数的收益为正,6月份的月度收益率分别为9.62%和2.08%。债券方面,全球债市全面下行,其中新兴市场高收益债、全球高收益债、欧洲高收益债、美国高收益债、日本国债、全球国债、欧洲投资级债、全球债券、新兴市场国债、美国投资级、新兴市场投资级、欧元区国债、全球投资级债、中国投资级债、美国国债和中国国债分别下行7.80、7.53、6.82、6.73、6.24、3.52、3.49、3.21、3.00、2.80、2.73、2.34、2.30、1.84、0.88和0.12个百分点。

国内大类资产:创业板>沪深300>中证500>企业债>国债随着上海疫情冲击消退,国内股市情绪回暖,叠加社融、地产等数据超预期,A股相比海外有明显优势。股票方面,A股主要指数全面上涨,创业板指、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和上证综指分别上涨16.9%、9.6%、8.7%、7.1%和6.7%。从风格来看,成长和消费风格领涨;具体来看,成长、消费、周期、金融和稳定风格分别上涨了12.6%、11.0%、8.0%、6.6%和0.6%。股债性价比方面,6月A股ERP全面回落,上证50、沪深300、上证综指、中证500和创业板指的ERP分别为6.39%、4.89%、4.74%、1.94%和-1.03%,较上月分别回落1.01、0.56、0.57、0.27和0.36个百分点。中证500、创业板指、上证综指、沪深300和上证50的ERP分位数分别为90.5%、67.3%、62.9%、45.4%和39.2%,较上月分别下行3.4、22.1、11.0、19.0和24.7个百分点。市场情绪方面,市场情绪继续修复,市场情绪指数持续回升。我们汇总了融资融券余额环比增速、基金发行份额、上证50ETF波动率指数等市场情绪指标,并计算了其现值和所处的分位数,可以发现6月份市场情绪指标继续上升,北上资金净流入、股债月度收益差、股市动量等指标的数值上升。此外,6月底市场情绪指数为58.66,较5月底回升9.45,平均来看6月市场情绪指数为54.55,较上月回升4.42。行业指标方面,A股行业涨多跌少,仅有石油石化的月涨跌幅为负,下跌0.6%,而消费者服务、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汽车、食品饮料和家电等行业涨幅居前,6月分别上涨22.0%、18.8%、15.4%、14.0%和12.1%。市场比较方面,港股/A股市值继续回落,处于历史低位,之前处于这一水平是2015-2017年。风险提示:美国通胀超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速度超预期,疫情扩散持续冲击消费和地产销售,俄乌冲突扩大加剧油价上行。(华创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