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尚观点|长期投资的陷阱

广州市圆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2022-11-23 本文章127阅读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吧!

图片

图片

在不远的两年前,价值投资还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图片
伴随着两年来茅指数的腰斩和互联网龙头股的膝盖斩,“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这两个词已经颇具讽刺意味,余温尚未散尽就已经被避之不及。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也迅速迭代,路演材料里偷偷删掉这些熟悉的字眼,换成了“拥抱时代的β”。默默转身,仿佛不曾爱过。


价值投资的误读

到底如何定义价值投资呢?经典定义无非是“买入并持有,等待估值的回归和业绩的增长带来回报。”估值的回归意味着要买的便宜,业绩的增长意味着企业经营要蒸蒸日上。 这就构成了两个经典的价值陷阱:1、企业业绩在增长,但估值太贵,容易向下回归;2、企业估值便宜,业绩无法持续。

过去两年的龙头股大幅下跌颇似当年美股“漂亮50”行情的终结,一批优秀的公司业绩增长没有抵消估值下行带来的下跌。“长坡厚雪大赛道”的故事被每一个人所接受的时候,所有人都只关注增长而无视价格,实际上已经背离了价值投资的初衷。但当“中华漂亮50”雪崩之时,大家只觉得是价值投资方法出现了问题,框架崩塌于是转而去追逐钟摆另一端的“时代β”。

当下的我们,也同样没有人怀疑产业升级的强国梦。军工制造、新能源、半导体……新的故事取代了旧的故事之时,也同样无人关心梦想的价格是多少。在这些领域,技术迭代如此之快,竞争如此之残酷,在一些新的伟大公司冉冉升起之时,大部分参赛者最后的结局都是灰飞烟灭。

不要忘记价值投资的另外一面:一个企业全生命周期自由现金流折现,意味着永续增长假设的重要性。如果盲目的在一家无法判断寿命长度的企业投入重金,那么时代的β同样会张开吃人的血盆大口。


时间不一定是朋友

长期投资往往和价值投资联系在一起。巴菲特说“人们从不愿慢慢变富”,这是一句诚恳之言,如果有办法可以迅速致富,那么没有人会愿意等待。也就是说,长期投资并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种无奈的结果,也是选择价值投资方法的一个必然结果,因为价值的回归需要时间来兑现。

时间是投资的朋友,是因为无论有多少风云变幻,世界总是在慢慢变好,经济总会继续增长,货币总会越印越多,企业盈利也会随着增长。

但时间也并不总是朋友。因为我们还面临着另一个困境:时间是无限的,但生命是有限的,长期来看,我们总是会死的。即使不死,如果我们在垂垂老矣之时获得大笔财富,其实对于人生来说,恐怕也没有太多意义。

MSCI中国指数在2021年见顶之后,截止今年十月底下跌了62%。如果你在1992年买入该指数,那么以美元计价,30年后的今天收益为0;如果你在2007年牛市的顶峰买入该指数,那么至今依然亏损。30年对于一个人,意味着整个生命中赚钱能力最强的一段时间。如果这个悲惨的结果落到一个人的头上,那么几乎是整个一生都无法挽回的失败。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逃离这个长期投资的陷阱?

首先当然是要尽可能买的便宜。 估值下杀可能需要漫长的时间来修复,所有的企业都会从高增长的阶段进入到中低增长阶段,一旦进入中低增长阶段,就再也不会有人给与这家公司极高的估值了。你只能依靠业绩的增长来获得回报,而业绩的增长需要漫长的时间。

其次是你得保证你买入的公司不会死去。 实际上所有的企业都有其生命周期,在20世纪的20年代,《财富》500强公司的平均寿命是67年,而到了2015年,这些公司的平均年龄已经降到15年。这意味着买入可口可乐并持有一生的想法,能够获得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面对着激烈的竞争的商业市场,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一切护城河都是暂时的,变化才是永恒的。我们的能力是有限的,对于一家企业未来的预见性,短则一两年,长则一二十年,更远的未来是我们无力看到的。在不断的变化中,我们必须不断的调整并分散自己的组合,才能避免“长期”思维带来的财富永久湮灭。

长期投资给了懒人一个幻觉:只要买入并躺平就可以实现财富自由。但事实上,这是一种“倒车镜思维”的骗局。 你看得到那些长期持有了伟大公司的人,是因为只有伟大的公司穿越周期活下来了,而那些不伟大的公司都已经从历史的长河里消失了。

三十年前最好的白酒不一定是贵州茅台,二十年前腾讯除了客户数一无所有。在企业家都望不到前路何方的时候,指望一位基金经理比企业家更懂企业的未来价值,坚定重仓持有,这种投资只是浪漫的故事,而非价值投资。价值投资的本质不是因为坚信光明的未来而赌上所有,而是基于概率和赔率的计算构建组合,并且不断调整。巴菲特为什么可以持有那么长期,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他过人的洞察力,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只投资最简单最不会变化的商业模式。 也就是说他投资的出发点首先不是长期,而是“懂”。只有懂的东西才可以计算价值,只有能计算价值的公司才能够投资。

没有人否认未来十年是属于产业升级的十年,是属于高端制造的十年,但高端制造行业的商业模式天然没有白酒那么稳定简单,产业格局的剧烈变化,技术路线的快速迭代,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期间蕴藏着大量令人激动的机会,也蕴藏着大量血本无归的风险。面对着这个扑面而来的新时代,“长期”变得更难了,工作变得更辛苦了。我们需要以更如履薄冰的态度,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来应对这个新的时代。


END

图片

弘尚观点|张骏:周期一直在,只是你有没有忍耐力等到它变化

弘尚观点|王飞:从光伏技术进步看设备投资机会

弘尚观点|后视镜里看不到未来

弘尚观点|许东:压力测试对当下的借鉴意


图片

风险提示

弘尚资产微信所发布的文章或其他内容是基于我们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信息,但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可发出与这些信息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内容。文章或信息均免费提供,除运营商、微信平台自行产生的流量及其他费用外,不收取任何其他费用。文中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操作建议,不构成任何销售要约,弘尚资产不对此提供任何担保。


图片